總網頁瀏覽量

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

中國人的智慧---刮痧請注意

  • 2011-07-10 中國時報 馮惠宜
 天氣酷熱,頂著烈日工作經常讓人覺得頭昏腦脹、脖子頸背又酸又重,一般民眾夏天一旦出現這種症狀最常自我診斷為「中暑」,總也會效法老祖宗古老的「刮痧」,於是夏天裏經常可見男男女女露出的肩頸手背紅紅紫紫的斑痕。
「刮痧」到底能不能治癒中暑?刮痧為什麼能治病?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科醫師潘天健說,中醫講的痧病多以熱毒為主,其中最常見的就屬「暑痧」,其病因來自夏秋又濕又熱天氣,經常在烈日下工作或活動者,熱氣積聚體內,無法透過流汗等循環正常散熱,就是俗稱的「熱到」,類似西醫「中暑」。
署立台中醫院中醫師康玉典指出,台語稱「熱到」症狀多半是頭昏腦脹、胸煩鬱悶、全身痠軟無力提不起勁,病患總感覺到有一股鬱熱悶在身體流竄。刮痧就是循著經絡,藉由體表細小經絡的刺激,使積聚在體內的濕熱之氣可以向外疏散,以達到疏通經絡、袪除邪氣的目的,中暑或感冒初期時的不適便可解除。
至於刮痧的部位,康玉典認為,多以肩、頸、上肢,循膀胱經、膽經、大腸經、肺經等經絡輕輕滑刮,只要體內有熱氣,真為中暑,輕刮就會出紅點,他強調,刮痧不是比力道,刮得愈重愈好,常看到背部紅紫深淺像瘀血,其實是力道太過,過度刺激會引發大腦產生不好腦內啡,也可能造成皮表破皮、纖維化並不適宜。
刮痧時,宜用清水、茶、米醋或凡士林當潤滑,再拿湯匙、茶杯、銅錢、刮痧板等邊緣光滑的物品,以均勻力道,由上往下刮,重覆廿、卅次直到皮膚出現紫紅痧點為止。
潘天健說,在手法上,除用刮痧板、徒手拍打,還有一種抓痧,部位一般選在頸部、胸部、背部、眉間、太陽穴、大椎、肩頸、印堂,用食指和中指將穴位處的皮膚揪起再鬆開,可聽到「啪」一聲,重複十餘次,直到皮膚出現紫紅色痧痕即可。
康玉典建議,經常「中痧」的患者,應考慮臟腑體質病因,從根本調理治療,反覆頻繁的刮痧非但不能調整體質,恐使氣血由體表散失,體質更加虛弱。
基本刮痧法
1.在刮痧前要在患部塗抹潤滑物品。
2.遵循由上而下、由內而外的方向,大約刮廿、卅下。
3.刮痧期間要注意保暖,勿受寒。
4.出痧後宜喝杯溫開水或是綠豆湯、仙草、愛玉,但忌冷飲,加強血液循環,並把體內廢熱氣帶出。
5.出痧完三小時後再洗熱水澡。
(資料:署立台中醫院提供)
刮痧的禁忌
1.力道宜輕,刮到起紅點顏色不再變就可停止。過大的外力刺激會造成局部過強的發炎反應,甚至破皮感染造成反效果。
2.不可強求出痧,用蠻力。
3.妊娠、經期不宜刮
4.皮表有傷口者,傷口處不宜刮痧。
5.有凝血功能疾病者,如血友病、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都不宜刮。
6.有嚴重心血管疾病、肝腎功能不全,全身浮腫者忌用。
7.過度飢飽、過度疲勞、酒醉者也忌用,以防陽氣瀉過度引起虛脫。(資料:台中醫院提供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